「塔山橫臥在遠處,中間隔著飄渺的雲海,遠遠望去就像浮在空中的一座山。
塔山在原住民文化裡,又稱為聖山。
那裡是靈魂回歸的地方,也是祖先靈魂居住之所。」
張又然先生指著圖畫中的塔山,娓娓跟我們解釋著。
「東邊較高的是大塔山,西邊較低矮的是小塔山。
好人死後會到大塔山,壞人死後則是到小塔山。
總之,不管好人或壞人,最後都是要回到塔山!」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6.htm)
原始部落的泛神論—萬物有靈
前幾天和里歐一起去聽「春神跳舞的森林」繪本的繪者—張又然先生演
講。
「春神跳舞的森林」是本融合了原住民文化及鄒族傳說,以阿里山做為
創作背景的繪本。
張又然先生為了表達出作者的創作概念,深入研究原民文化,並實地考
察兩年之後,著手繪製本書。
前前後後共花了約六年時間才完成這本繪本。整本書透露出作者和繪者
對山林動植物的浪漫情懷。
在這場演講中,張又然先生從他創作這本書的概念,圖畫中所想表達的
意念,講到原住民文化、鄒族傳說,以及阿里山的變遷等等。
整本書想要表達的,就是原住民文化中所抱持的中心思想—萬物皆平等
,處處皆神靈。
神秘旅程在靈鳥的引導下展開
故事是從生長於都市中的鄒族小孩阿地,為了完成和過逝奶奶的約定,
和爸爸一起回阿里山開始的!隨著小火車從市區開往阿里山,逐步帶領
讀者進入一場魔幻神秘的旅程!
為了表達阿里山的小火車和嘉義市區的緊密結合,繪者花了很多時間找
適合的景點,在嘉義市區裡尋尋覓覓後,最後呈現出來的是小火車經過
興華中學,把學校一分為二,鐵道旁還有來往行人的畫面。
書中不時出現的繡眼畫眉鳥,在鄒族中原本是具有占卜功能的靈鳥,以
往部落的人要打獵、遠行,都會依據繡眼畫眉的叫聲決定是否成行。在
本書中則象徵著引導鄒族的孩子阿地的角色!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1.htm)
黑熊和野豬則是鄒族傳說中常會出現的神靈。
神木聯結了兩個不同的時空
當初在規劃這本繪本時,阿里山的神木仍聳立在阿里山上,原本繪者
也打算畫出神木屹立的英姿。
因此當神木在1998年因為傾斜過度而被放倒的時候,繪者原本很不能
接受,因為他還沒把他心目中的神木畫出來。
但是繪本當中,阿里山神木後來還是以頃倒的姿勢出現,因為當張又
然先生在親身參予神木被放倒的那一刻時,他突然覺得神木只是回到
它的同伴身邊。
過去神木有許許多多的同伴,而它已經孤獨了許多年,或許放倒神木
反而是好的!
就這樣,頃倒的神木,在本書當中,反而成了現實和魔幻、現在和過
去,兩種不同時空穿梭的通道!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2.htm)
張又然先生也說了一些關於阿里山神木的軼事!原來,原本在阿里山
上,到處都是神木。
當初日本人來到台灣,當他們抵達阿里山時,舉目所見都是神木,儼
然就是進入一座神木森林!
當時因為這些神木的經濟價值,大部份的神木都被砍伐殆盡運送到日
本去。
而後來的阿里山神木之所以能夠倖存下來,是因為它的樹幹中空,被
認為沒有利用價值,才沒有被砍伐。
而原本是活的阿里山神木,後來為什麼會死掉呢?原來是在國民政府
遷台後,有一次神木因為被雷打中,樹頂開始冒火。
當時林務局的長官,因為知識不足,所以建議從下面打洞救火,沒想
到這一來引起煙囪效應,整座神木就這樣被燒死了!而官員為了讓這
個具有象徵性意義的神木,能夠持續扮演它的角色,就在樹幹上面種
柏樹的種子,讓它看起來像是仍然活著一般!
人與大自然緊密共生共存
在書中,當阿地聽到神靈的召喚,山林的回憶流向他心中時,鄒族的
勇士和神靈共生、創造人類的尼弗如(Nivnu)女神手持金草蘭、祖先和
動物共同奔馳在山林裡的畫面,古老的傳說在阿弟手上展開,是傳承
也是新生!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4.htm)
阿弟和森林裡的動物出發去尋找銀光珍珠,在這本繪本中,張又然先
生處處運用原住民圖騰,將之融合在森林草木之間,就是要呈現出萬
物有靈,鄒族和森林共生的概念!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6.htm)
逝去的眠月石猴回來參予祭典盛宴
仔細看看這張森林裡的動物與神靈一起歡慶滿月櫻花祭的圖片,你們
會發現在右方遠處有一隻石猴,朝滿月櫻花祭典奔來!
(參看圖片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-10.htm)
「阿里山有兩大景點,一個是祝山看日出,另一個是眠月看石猴。
921地震以後,阿里山被破壞的很嚴重,石猴在當時就消失了!現在
只能在照片中看到石猴了!」
張又然先生語重心長的說道。
所以,他在所有神靈與動物齊聚,歡欣慶賀的滿月櫻花祭裡,讓消逝
的石猴也回來一起參予這場盛宴!
傾聽山林的呼喊,尊重自然與土地
當初原本只是想買本書,讓里歐可以多接觸各種不同的文化觀點及傳
說,在翻閱這本書之後,就被繪本裡充滿著魔幻氛圍的圖片所吸引,
便買下此書。
這次在聽過張又然先生講述他創作的概念以後,更深入的了解書中圖
畫所要表達的意念,以及裡面所出現在的角色所代表的意義。
細細品味書中每幅畫作,鄒族的神靈躍然紙上,整座阿里山似乎活了
起來,山林樹木也有了生命!
記得我上次去阿里山,也是唯一的一次,已經距現在十八年了。那時
是里歐爸他們畢業旅行,我跟著一起去玩。
在聽張又然先生講述小火車從市區緩緩爬上山,延途的風景變化,以
及神木的故事後,彷彿又經歷了一場阿里山之旅,而且有了更深刻的
感動!
這本書是在2003年出版,經歷了今年的八八水災,再來看這本書
,裡面所要傳遞的保育觀念,原住民古老的智慧,更加發人省思!
張又然在演講中說道:
「人類破壞土地幾年,土地就會回饋我們幾年!」
希望我們的下一代,還能有機會目睹這片土地的美麗,而不只是在圖片
中追憶!
人類與大自然曾經和平共存過,現在的我們更需要學習
尊重自然與土地,讓美麗的櫻花精靈,能在這片土地上
再次重生!
↑這也是里歐媽咪第一次拿書給作者簽名!
註一:
寫這篇文章時,雖然很想把繪本中的圖片直接貼上來,這樣閱讀起來不
但圖文並茂,也可以直接就圖片講述。
但是為了尊重原創者,還是決定僅提供圖片連結,里歐媽咪是相當推薦
購買這本書給小朋友看。
文中圖片連結均取自文建會兒童文化館線上畫展。
註二:
文首的圖片是里歐所繪的「落櫻繽紛的櫻花樹」
【格內相關文章】
Leo媽咪的手扎
【延伸閱讀】
文建會兒童文化館—繪本花園(這邊有精彩的繪本動畫可以觀賞)
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rden/animation.php?id=200304A01
文建會兒童文化館—線上畫展(這邊可以細細的品味書中畫作)
http://children.cca.gov.tw/gallery/illustrator/chang/04.htm
潘朵拉的童書—春神跳舞的森林(荒野保護協會)
http://www.peopo.org/portal.php?op=viewPost&articleId=4399
達娜伊谷生態公園(有鄒族神話介紹)
http://www.tanayiku.com.tw/c2.asp
sama記事本(童年的阿里山:「春神跳舞的森林」讀後感)
http://blog.xuite.net/sama01/blog/19743087#14684994